7月9日,华盛顿的贸易战指挥部再添新动作。
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进口铜材实施50%的全面关税,这个主要来自智利、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业原料,占美国年消费量的45%。
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声称此举可重振美国本土冶炼业,但产业链条的震动已令电动车电池成本单项增加200美元。
同日对欧盟祭出缓刑令的戏剧性操作,更暴露出行政团队的战略迷茫。
对欧盟实施的"对等关税"最后期限推迟至8月1日,表面让步实则暗藏杀机。
美国谈判团队将飞机、威士忌等次要商品列入豁免清单,却对欧盟经济支柱的汽车、钢铁保留征税权。
德国制造商已收到北美客户终止协议的通知,意大利金属加工企业库存积压达近两年峰值。
巴黎政治学院的经济模型显示,这种选择性豁免将使欧盟内部离心力增加17%,法德分歧扩大至欧元危机以来最高水平。
日韩制造业在25%的半导体材料关税压力下,开始测试绕道越南的芯片加工路径。
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商在30%关税壁垒前紧急转向中东市场,导致全球油脂期货连续三日涨停。
南非矿业集团暂停了总值14亿美元的铜矿扩产计划,这些震荡波正沿着供应链向全球扩散。
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指出,全球工业品现货价格指数单周跳涨4.3%,创2023年能源危机以来最大涨幅。
巴菲特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用车间语言解构关税迷思:"当你给每颗螺丝钉都套上锁链,整台机器就会变成废铁。"
旗下BNSF铁路公司因进口设备关税,被迫延缓12个机车头更新项目;精密铸件公司被迫改用本土高价铝材,单季利润蒸发2.8亿美元。
这位九旬投资家的警告具有双重穿透力——既指向其持有的1360亿美元现金头寸,也暗示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。
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已陷入自我矛盾的怪圈。
鲍威尔坦言若非关税战推高通胀压力,基准利率本可下调75个基点。
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数据显示,贸易战引发的价格传导效应,使核心PCE物价指数构成要素中外部输入型通胀占比达到39%,较2024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。
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内部备忘录显示,现行关税政策每年造成的消费者隐性税负已达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.2%。
铜关税新政犹如投入静水池的巨石,其涟漪效应正在重塑全球工业地理。
秘鲁铜矿开始削减开采量,刚果的钴矿运输计划因此推迟,甚至波及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电池采购合同。
这种以邻为壑的贸易策略,正在制造比2008年更复杂的全球性危机——当货币杠杆与贸易壁垒形成死亡螺旋,国际清算体系或将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。
消息来源:
#图文打卡计划#
主力配资炒股,靠谱股票配资,a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